
你知道嗎?很多人聽過「疱疹」這個名字,但大多只把它當成小小水疱,其實背後隱藏著不少麻煩。
高雄博田國際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陳琮華提醒,疱疹病毒家族一共有 8 個成員,他們有個共同點──「一旦住進身體就不走」,會悄悄躲在神經節或免疫系統裡,一旦免疫力下降、壓力大或熬夜過度,就可能突然冒出來。
像大家熟知的病毒:
- 「HSV-1」就是唇疱疹,常常在考前、加班或熬夜後出現
- 「HSV-2」主要影響下半身,造成生殖器疱疹
- 「VZV」則是小時候的水痘病毒,長大後會變身成為帶狀皰疹,也就是俗稱的「皮蛇」。
- 「HHV-6、HHV-7」小孩常見的,會先高燒再長疹子,也就是玫瑰疹
- 「EBV」可能引發單核球增多症,甚至跟某些癌症有關
- 「CMV巨細胞病毒」平時沒什麼動靜,但免疫力差的人可能會被它搞得很嚴重
- 「HHV-8」則與卡波西氏肉瘤相關。
最讓人頭痛的就是帶狀疱疹,不只是皮疹,還可能留下「帶狀疱疹後神經痛」,那種痛就像被火燒或被電流電到,甚至衣服輕輕碰到皮膚都能痛到受不了,而且可能拖好幾個月甚至幾年。
治療方面,醫師陳琮華指出,越早用抗病毒藥效果越好,可以縮短病程、減輕症狀。至於神經痛,則要靠神經專科醫師安排止痛藥或神經用藥。
預防上,帶狀疱疹疫苗是最有效的工具,尤其是 50 歲以上或曾經得過的人,接種能降低發病率,也能減少神經痛的機率。
提醒,想要避免疱疹病毒來「刷存在感」,最好的方法就是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、顧好免疫力,一旦發病要及早就醫,才能減少折磨。
本文提供的健康資訊僅供參考,任何醫療相關問題請務必諮詢合格醫師或專業醫療機構,以獲得個人化診斷與治療建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