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引用來源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美h-1b簽證新規重點-次看-亞洲這國首當其衝-這些名人靠它起家-230805620.html
圖片來源:紐約時報中文網 https://cn.nytimes.com/usa/20250922/trump-h1b-visas-fee-employees/zh-hant/
美國總統川普19日突然拋出震撼彈,宣布H-1B工作簽證的申請費用直接拉高到10萬美元!這項新規定在美東時間21日凌晨正式生效(換算成台灣時間是21日中午),立刻在法律界、科技業和新創圈引爆爭議。
H-1B簽證到底是什麼?
H-1B簽證最早是在1990年設立的,當時美國面臨勞動力短缺,老布希總統簽了法案,希望能吸引全球「專業人才」,像是工程師、科學家、甚至教育者來美國工作。
這種簽證一次可以拿3年,還能再延長3年。如果到期沒有拿到綠卡或轉換身份,就得離境。
一年只有8萬5000個名額
H-1B簽證採名額制,美國國會每年核發大概8萬5000張,其中6萬5000張給首次申請的人,另外2萬張則保留給在美國取得碩博士學位的畢業生。申請太踴躍,所以完全用抽籤來決定。
去年光是申請就超過42萬份,中籤率差不多只有五分之一。
爭議聲浪很大
法律專家指出,這項新規定恐怕站不住腳,因為簽證制度是國會立法範圍,白宮硬推容易惹官司。而且費用突然漲到10萬美元,沒有緩衝期也沒有細節,搞得雇主和外籍人才措手不及。
很多人認為,這會重傷美國科技業,尤其是中小新創公司會更難競爭,醫療、科學和生技產業也被點名會受害。
哪些人最受影響?
根據美國移民局(USCIS)的數據,去年H-1B持有人裡面,印度籍占71%、中國籍占11.7%,這次漲價對這兩國人才衝擊最大。再看看企業:亞馬遜去年拿了大約1萬2000張,印度外包巨頭TCS大概5500張,微軟約5200張,接下來還有Meta、蘋果、谷歌。可以看出科技業和外包服務超依賴外籍人才。
名人也靠H-1B起步
- 美國第一夫人梅蘭妮亞:1996年就是靠H-1B來美國,當時是模特兒,後來拿綠卡,最後成為美國公民。
- 馬斯克(Elon Musk):馬斯克1995年用學生簽證來美,但很快就輟學創業,隨後透過H-1B工作,投入Zip2、PayPal,最後才有今天的Tesla和SpaceX。馬斯克多次說過,如果沒有H-1B,他和團隊不可能在美國創業成功。
- Instagram共同創辦人Mike Krieger:巴西出生,來美國讀史丹佛,靠H-1B留在矽谷工作,後來和Systrom一起創辦Instagram。但因簽證綁雇主,他一度差點放棄創業。最後Instagram成功推出,並在2012年被Facebook用10億美元收購。如今他是AI公司Anthropic的產品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