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Jun 17, 2025

RECENT NEWS

COVID-19疫情升溫!11個月大男嬰重症送加護 疾管署預估6月是高峰期

引用來源: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hel/202505130064.aspx

台灣的COVID-19疫情又升了!根據衛福部疾管署今天(13日)的最新說法,國內疫情持續升溫,上週(5月4日至10日)前往門診和急診求診的人數多達9978人,比前一週暴增了66%。雖然這個數字還遠不及去年同期的2萬3324人次,但疾管署預估,今年的疫情高峰恐怕會提前在6月出現。

除了病例增加,重症也有新狀況。這週新增了34例COVID-19本土重症個案和6例死亡。其中,最令人關注的是一位年僅11個月大的男嬰,因感染COVID引發「哮吼」重症而住進加護病房。

根據疾管署防疫醫師林詠青的說明,這名小男嬰沒有任何慢性病史,也還沒接種COVID疫苗。5月初他發燒就醫時,醫師原本判斷是一般感冒,讓他回家休息。但病情沒改善,還開始出現嚴重咳嗽、聲音沙啞、呼吸急促等現象。三天後再次就醫,才被診斷為「哮吼」,醫師立刻建議轉診急診室。

進急診後發現,男嬰已經有低血氧和明顯喘鳴聲,因此直接轉入加護病房治療。後續PCR篩檢結果為COVID-19陽性,確診為重症。不過經過一週的治療,病況穩定,已經出院。

經過疫調,發現小男嬰的同住家人也有輕微呼吸道症狀,但都有就醫治療,沒有再進一步檢測是否確診COVID。

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則說,目前台灣的疫情已經連續5週在上升中,整體來看,大概是去年同期的四成。不過今年的疫情回升時間稍早,去年的高峰在7月初,單週看診人次一度衝到13萬人,而今年的上升速度比去年快,因此估計會在6月出現高峰,但實際人數還需要再觀察。

除了提醒大人要提高警覺,疾管署也特別呼籲家長們注意兒童重症的警訊。如果小孩在感染後發燒超過48小時、高燒超過39度伴隨冷汗、退燒後仍持續喘、頭痛、腹痛或不進食、12小時以上未排尿,就要馬上就醫,避免病情惡化。

截至5月11日,JN.1疫苗全台已累計接種209.9萬人次,全民接種率為8.75%;65歲以上的接種率則是第一劑18.2%、第二劑只有0.33%。上週打疫苗的人破萬人,是近兩個月來最多的一週,也顯示民眾的施打意願有回升。疾管署呼籲大家:儘早接種、保護自己與家人!

Related Posts

自殺時隔14年重回十大死因,癌症連霸43年!衛福部公布最新死亡統計

衛福部公布去年十大死因,癌症連續43年穩居首位,肺癌、肝癌、大腸癌排名前三。去年自殺死亡人數突破4000人,時隔14年再度擠進十大死因,專家呼籲加強心理健康預防。COVID-19死亡人數大幅下降,排名從第6降至第14名,正式退出十大死因。整體死亡率比前年下降2.3%,85歲以上高齡族群占比約三成。

假日睡再多也累?醫曝「越睡越累」真相,吃對這些助眠食物找回精神!

總覺得假日補眠越睡越累?台中醫院鐘威昇醫師提醒,長期疲勞不只關係到睡眠,還可能與心理壓力、內分泌或作息失調有關。想要改善睡眠品質,建議白天補充色胺酸食物如堅果、雞蛋,晚上則避開劇烈運動,讓副交感神經順利上場,好眠又有精神!

Contact

Address: New York, Avenue Street
Email: support@blazethemes.com
Tel: +944-5484451244

Recent News

© 2023 BlazeThemes. Designed by BlazeThem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