/ Oct 16, 2025

RECENT NEWS

碳費推動引爭議:環境部政策設計遭遇挑戰,專家呼籲務實應對

環境部升格一周年,碳費政策推進陷入激烈辯論。該部已完成推動「碳費三子法」的各項程序,預計於月底公布碳費子法。然而,政策的實施仍需等待碳費審議委員會確定最終費率。

碳費政策的設計至關重要,不僅影響國家的減碳目標,也關乎經濟發展的平衡。審議委員會正著手於「一般費率」、「優惠費率」以及「碳洩漏風險係數」等核心議題。然而,這一政策的推出在社會各界中引發了不少爭議。

在國際上,以歐盟碳交易制度(EU-ETS)為例,各國碳定價政策普遍展現了務實的特徵。歐盟在實施碳交易制度20年來,始終小心翼翼地調整免徵配額,以避免對經濟造成過大衝擊。這表明,儘管高標準的減碳宣言常見於國際間,實際操作中各國都采取了謹慎的步驟。

台灣環境部草案中提出的碳費設計,包括對年排放量2.5萬噸以上的企業徵收碳費,以及對排放量2.5萬噸以下的企業免徵,這與新加坡的碳稅制度類似。新加坡在2019年開徵碳稅時,起始費率為5新幣(約新台幣120元),對年排放量2.5萬噸以下企業免徵,2024年將費率提升至25新幣(約新台幣600元)。

然而,環保團體對台灣的碳費政策提出了苛刻的要求,主張應以每噸500元的高費率起徵,並取消優惠費率和碳洩漏風險係數。他們認為,這樣的政策能夠更有效地推動減碳,儘管這可能會對中小企業造成較大壓力。

同時,碳洩漏問題亦成為焦點。歐盟曾對高碳洩漏風險企業給予100%免徵額,直到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逐步減少免徵額。台灣則計劃在第一階段給予高碳洩漏風險企業80%的排放量豁免。環保團體對此表示不滿,指責政府「大放送」,但專家指出,這種政策設計旨在平衡環保與經濟發展,避免企業因碳費高昂而外移。

專家警告,過於苛刻的碳費政策可能會對台灣經濟造成不利影響,削弱經濟增長,增加社會福利負擔。實施初期應考慮經濟承受能力,避免過高的費率和不切實際的配套措施阻礙政策效果。

總的來看,台灣的碳費政策設計需在環保與經濟發展之間找到平衡。專家呼籲碳費審議委員會應以務實的態度推動政策,確保減碳工作能夠實現同時,維持國家的經濟穩定和發展。

出處https://forum.ettoday.net/news/2806286

Related Posts

膝蓋一直喀喀響就代表退化嗎?4種聲音、6招日常保養、3種低衝擊運動與營養關鍵一次看懂

膝蓋有聲音不一定是退化!可能是正常關節活動,也可能是發炎、軟骨磨損或韌帶受傷。本文用白話整理4種常見聲音與可能原因、日常6大保養、3種低衝擊訓練與關節營養素(含UC2、葡萄糖胺/軟骨素、MSM等),並列出5大就醫警訊與常見Q&A,教你從姿勢、運動到飲食全方位顧膝。

中秋烤肉不怕撐!營養師高敏敏推綠奇異果:助消化、抗水腫還能抗氧化

中秋烤肉常吃得太油太多,容易出現消化不良、水腫、便秘等問題。營養師高敏敏建議,餐後吃一顆「綠奇異果」,奇異酵素能幫助分解蛋白質、改善腸胃不適,高纖維促進腸道蠕動,高鉀可排鈉抗水腫,加上低GI與高維生素C,能穩定血糖、抗氧化,讓身體更輕鬆。

Contact

Address: New York, Avenue Street
Email: support@blazethemes.com
Tel: +944-5484451244

Recent News

© 2023 BlazeThemes. Designed by BlazeThem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