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近年吸菸率回升的趨勢引發關注,隨之而來的菸蒂和二手菸問題對環境和大眾健康造成了嚴重影響。據衛福部統計,台灣吸菸年齡逐漸降低,婦女吸菸率及家庭內二手菸暴露率也呈上升趨勢。專家呼籲政府採取更多措施來應對這一問題。
近期,討論新興菸品的聲音在社會上漸起,有部分支持者建議透過加熱菸來增加菸捐收入。然而,調查顯示,許多菸民可能同時使用傳統紙菸和新興菸品,因此這一措施對菸捐收入的影響有限。菸捐的初衷是降低吸菸率,而非單純增加稅收。
專家建議:定期調整菸捐,加強青少年衛教
筆者所在的協會最近召開了菸害防制專家座談會,邀請了法學、醫學及公共衛生等領域的專家學者。與會專家對新興菸品的氾濫、菸價與收入水準脫節以及鮮豔包裝等問題表示高度關注。專家建議,政府應定期調整菸捐,以穩定菸品價格,或將菸捐與消費者物價指數掛鉤。同時,加強青少年衛教和提高違規吸菸者的自付額也是有效的措施。
另一部分專家建議,可仿效《菸酒管理法》第43條,增設檢舉違法菸品的獎勵措施,並強化《菸防法》的罰則力度,或推行素面包裝,以降低吸菸動機。
調漲策略:定期漸進還是一次性大幅?
在菸捐調漲策略上,台灣自民國91年以來,菸捐只經歷過兩次調整。首次開徵時每包5元,95年提高到每包10元,98年再調整到20元。至今未再調整。有學者認為,大幅度調漲有較強的嚇阻效果,但國際經驗顯示,漸進調漲更具效果。
日本在2010年曾大幅調漲菸稅,每支菸增加3.5日圓,但2011年和2012年的調查顯示,雖然消費量略微下降,但吸菸率卻上升。八年後,日本政府採取三階段定期調漲的策略,每支菸增加1日圓,結果顯示逐步調漲能有效抑制吸菸率。
持續調漲菸稅:維持防制效果的關鍵
國健署曾引述WHO的建議,指出價格對吸菸率的影響會隨時間減弱,因此需要持續調漲菸稅,以維持「以價制量」的效果。專家建議,政府應考慮設立自動調整機制,定期調整菸捐以應對通膨,並避免每次調整時引發民眾的敏感反應。這樣可以逐步達成WHO的建議目標,實現國人健康的願景。